当前位置:在线课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修课程
主题三 我的班级我做主——主题班会的设计
课 程 简 介
培训团队:
吴 洋 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
沈 俊 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
齐学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袁子意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研修学时:
3学时
案 例 分 享
我 的 故 事
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有没有给你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主题班会?作为班主任,你平时重视主题班会的召开吗?一学期正常有几次主题班会?除了学校布置的主题班会外,你还有自己的主题安排吗?你是如何看待主题班会的效果的?不妨与身边的伙伴分享一下您心目中的主题班会吧!
困 惑 观 点
你有没有发现,其实主题班会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教育家倡导生活中教育、教育中生活,而主题班会恰恰呼应了教育家们的倡导,让孩子们感觉到教育也是可以接地气的,当然,对于主题班会的困惑也不少,相信各位班主任在一线的感受尤为明显。
- 困惑1
- 困惑2
- 困惑3
- 困惑4
- 困惑5
在学习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举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效果有哪些?
观点一 学生亲身参与,锻炼自信,提高组织能力。
现在不少主题班会都是由学生策划并组织实施的,对学生个人能力是个很大的挑战。在开展主题班会之前,大部分学生是比较扭捏的,说话讲不到点子上,表达不清晰,而让学生走上讲台,去统领整个班级,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是需要极大勇气的,经过长期锻炼,能给他多一份自信,以便今后走上社会舞台时能从容面对,在各种场合中都能脱颖而出。
此外,每次主题班会都让不同的学生来主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活动之中,于是就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一种氛围。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增强了。
好的主题班会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好的精神引领,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在于采取什么形式,让学生有所感悟是关键。
观点二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好的主题班会,无论对班主任自身的发展还是学生的提高都是有益处的,通过主题班会,班主任可以更加亲近学生,深入了解并理解学生,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并且对于班主任也是一种锻炼;对学生来讲,主题班会可以锻炼他们的才艺,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可以说是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难得的施展他们自身特长的舞台。
观点三 没什么特别的作用,只是形式化的班会。
除了一些教育质量好的学校里的主题班会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外,很多一般的中小学并不十分重视,有的老师把班会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班会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一线的老师在开展教学时有很多的方式和手段,主题班会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然而有的地方的教学水平跟不上去,班会的效果自然也不那么明显,这是值得进行反思的。
主题班会确实很有意义,贴近学生生活的好的主题,如“为老班过生日”、“我们的家”,易于引发学生讨论与共鸣。但是实际教学中形式不但不多,反而形式化严重,思想性、政治性比较强,每逢政治性的重大节日,如学雷锋日、八一建军节、建党节等,班主任都被学校要求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虽然这些节日的价值需要传递,但却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很多学生表示很枯燥,没什么意义。
为了避免继续枯燥无味的主题班会,还有哪些有趣的、吸引学生参与的、并能超越预期效果的主题班会呢?
观点一 走出校门,主题就在身边。
学校的一些行政事务,如“学生会竞选”、“十佳歌手选拔”、“名人报告”等往往会占用班会课时间,然而主题班会仍要继续开展,但形式可以多变,人员可以多变,连地点甚至采取的辅助手段都可以多变。主题班会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学校和教室,可以走出班级、走出校园。比如,如果要让学生了解建军节,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带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亲身体验军事武器带来的震撼感。
观点二 家校联手,资源优化配置。
家长既是教师合作的伙伴,又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主题班会的主持人不是学生,更不是老师,而是家长,甚至可以让一名家长和一个孩子共同主持一次班级的主题班会。因为学生家长来自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尤其具备专业知识的家长更是难得的资源,在一些问题的讲解上,这些家长可能会比老师更加专业,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观点三 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主题。
“诚信”、“感恩”、“责任”、“善良”等主题的确非常重要,都应该通过主题班会呈现出来,当对象是小学生的时候,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更需要被孩子习得。但是这些人格特质并不仅仅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应该来自学生,来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因此,开学时对家长做问卷调查,然后再做学生的问卷调查,如问“你认为人生当中人的哪些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从中选出最为认可的品质作为班会的主题,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生疏,因为这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目前不少学校的主题班会都放手给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学生在台上主持,老师在旁边“欣赏”,然而,主题班会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呢?
观点一 学生才是舞台的主角。
把主题班会交给学生去举办,可以“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去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主题班会应该是孩子的舞台,我们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应该相信他们有能力组织好自己的主题班会,把主题班会还给学生。我们虽然没有教给学生“1234”,没有教给学生“ABCD”,但是让他们自己组织举办主题班会,从中得到机会去锻炼,这样达到的效果会更好。
观点二 班主任具有核心价值。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具有四种角色:一是策划者,他必须是整个主题班会的策划者,也就是策划团队中的核心力量;二是参与者,班主任要参与到班会的整个过程当中,整个主题班会都要凝聚着班主任的心血;三是点评者,任何班会课最后都需要班主任的点评,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升主题班会的德育内涵。如果一节主题班会缺乏班主任最后的画龙点睛的点评,就不能达到一种德育的作用。班主任应该比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应该挖掘出学生所看不到的一些东西。我们不应该仅仅表面流于材料的准备和表演环节的设计等方面,还应该注重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观点三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学生在台上主持好像已经成为了主题班会的一个固定模式,但是不是所有的班会都应该让学生来主持呢?这显然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现在班会的整个流程来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非常明显,当然,学生应该成为班会的主体,因为主题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也应该回归到他们自己。然而老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很好的表现,教师作为掌握更多丰富经验的个体,有必要在学生出现认知冲突或错误认知的时候给予合适的经验支持,而不仅仅简单地当个“欣赏者”,让学生全权运营整个主题班会过程,教师永远不要丢掉主导作用。如果一位老师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以班会的形式串联起来教授给学生,那么一定会对学生的整个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某些一线城市的一线学校将主题班会做的越来越系统化,班会的设计遵循既定的一套程序,走“课程化”道路,而有些老师开展主题班会较随意,排斥固定模式。主题班会应该是预设的课程还是生成的过程呢?
观点一 设计需提前,避免随意性。
所谓课程化,就是学生知道今天上什么课,明天上什么课,整个学期学生都知道要上什么样的课,这样学生就甚至可以自学。而我们现在的班会课随意性比较大,不是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安排班会课的内容。主题班会设计提前安排,就可以让学生们做好心理准备,这样主题班会的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观点二 主题班会的价值应超越预设。
大家都期待主题班会上要流下很多的眼泪,那么这种预设与我们真实的生活就偏离了。班会它所承载的很多东西课程应该是没有的,非预设性,能不能没有预设的给一个题目就现场来做。所以主题班会能不能突破课程对人思想的那种禁锢,不把主题班会上成一节政治课或者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课程是有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的,所以我希望主题班会不仅仅是一种课程,而是要承载课程不能承载的一些内容,而把主题班会做成一个系列的课程,这只能是追求,但不能算是课程。
主题班会的思想性与实用性孰轻孰重?
观点一 主题班会的核心在于其有思想、有灵魂。
班会课和主题班会是有一定区别的。主题班会应该有明确的主题,主题经过精心的准备,形式可以多样,设置主持人,并且能够达到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效果,这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主题班会。所以主题班会课重在突出其思想性和教育性,如果缺少了思想性,那么与例行的班会又有何区别呢?
观点二 主题班会的主题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的需要,以解决学生实际需要为主,所以应侧重考虑其实用性。
这牵涉到一个主题选择的问题,我们的主题是按教育目的设计好顺序的,还是就班级中发生的事情灵活决定。我欣赏后者,也是班会课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将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当成一次教育契机,适时地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这样学生会更易于接受,并且由于是对症下药,实用性也非常明显,甚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 法 探 讨
班主任如何策划组织真正具有意义的主题班会?
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家其实都在关注同一个问题,即如何策划并组织对学生有意义的主题班会。
既然是主题班会,就要凸显其与例行班会的区别,主题应该来源于生活,最好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物,如最近班级发生的一些事情,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是一个优秀班主任的基本功。而组织主题班会则是考验班主任教育智慧的试金石,我们或许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班主任的案例获得启发,但是切记这只是初级阶段,真正的高手是善于从自己的班级、自己的生活中发掘和创造的。
实 践 探 索
问 题 思 考
1. 作为班主任,你平时是怎样安排自己的主题班会的?请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一下您心目中的主题班会吧!
2. 主题班会应该是预设的课程还是生成的过程呢?选取哪方面的主题更为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