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课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修课程
主题十九 关注对网瘾学生的引领
课 程 简 介
培训团队:
李晓欣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
罗京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何明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研修学时:
3学时
案 例 分 享
我 的 故 事
有网瘾的学生你们班也有吗?你是如何帮助他们从网络世界走出来的呢?不妨将它写下来吧。
困 惑 观 点
- 困惑1
- 困惑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迅速普及,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形成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而学生更是其中的主体,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在案例当中面对像小林这样网络成瘾的学生,对案例中老师的教育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观点一 分析网瘾背后的心理原因。
案例中的李老师虽然对小林感到头疼,却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认为小林已经无药可救了,而是去寻求小林网瘾背后的心理原因,始终对小林的改变怀有期待。这种正面的积极的期待是教师行为的基础,才能使得教师能敏锐地把握教育的契机,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
观点二 坚定教育信念,积极转化。
这位班主任老师对小林一直坚持“每个孩子反常行为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原因”,“只有我们自己坚强,孩子才会改变!”的信念,虽然自己也曾气愤过、无助过、犹豫过、自责过、无奈过,但始终没有放弃过,谈话,训斥,请家长,买盒饭……很注重平时与小林同学的教育与交往,尽管回报的是很多次“冷漠”和“白眼”。这种坚持是老师的一种良知,最终,付出总有回报。
观点三 抓住了教育契机,巧妙引导。
在一系列跟进活动后,成功地拉近小林和自己心灵间的距离。这也成为成功转化小林的关键。在对小林同学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对小林同学的自然引导,很有心,很有效。首先,在沟通方式上,老师后来选择了QQ聊天,这样,既满足了小林对网络的“过瘾”,又取得了当面谈话很难获得的效果。其次,老师很注重小林转变后处理各种关系的引导。如:对自我的认知,“喜欢玩游戏也说明你长大了,开始追求自由,向往独立”;对可怜的妈妈,“等好了再照顾照顾妈妈”;对最恨的数学老师,小林理解到“数学老师是个严厉而负责的人”;对“看不起我”的同学,小林同意“同学也是小孩子,不能要求他们像我妈一样包容我”。在这引导的过程中,渗透了对小林理解、宽容、感恩的教育。再次,帮助小林树立自信。从老师肯定小林“想好做了的事就一定做的很好”,到小林自信地说“我只要喜欢的事就能做好”。老师如此巧妙的引导还有很多,足以体现这位老师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很睿智。
观点四 需“静待”,也需主动出击。
虽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慢和快是相对而言的。这位老师,这个班级,六年级学生,整整一个学期,一场急性胃溃疡,……是不是静候的时间太长了一点,如果小林的这场病一年后才发,恐怕这位老师也只是“守株待兔”,小林也许只能自生自灭了。对于像小林这样很特别的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先做一些调查了解,特别是其家庭情况,案例中介绍的很少,仅知道小林有一继父,家长经常在外,家长对小林的教育不是骂就是打。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更多是家长的错。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组成,从小主要是父母还是老人带大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孩子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平时与人交往,最近的状况等等,这些有助于老师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老师可以主动出击,创设情景,捕捉机会,早干预,早转化。
观点五 不能“孤军奋战”,要形成合力。
从案例来看,这位班主任并没有充分地挖掘教育资源,没有将小林同学所处系统中的重要相关人员都调动起来,这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这位班主任老师主要发挥了自身的才能和智慧,任课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与力量发挥的不够,虽说对小林的转化很得意,但偶然性很大,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孩子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全面的,全程的,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发挥教育者集体(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的力量,不能任课老师遇到的问题全盘抛给班主任,不能家长对孩子撒手不管,一股脑地抛给学校,不能只想改变孩子,老师不变,家长不变,只有老师、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对学生的关心与教育不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也是每位老师的事,教育要形成合力。
如果你是案例中的班主任,你又会怎么做呢?
观点一 找到网瘾背后的根源所在,对症下药。
要主动了解小林成长环境,“解铃还须系铃人”,必须有针对性地去疏导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她有一个继父,她的家庭环境实质比单亲家庭的孩子还要复杂,了解到她的真实成长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应该主动找她的母亲谈,跟她母亲一起来面对现状。
观点二 利用班集体的力量。
马卡连柯主张“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而进行教育”,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开展相应的班会主题活动,促进她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并让她在网络之外拥有其他的兴奋点。
观点三 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
同时,充分调动和利用“同辈”的力量,发动她身边的好友来帮助和改变她。充分挖掘一切教育资源,集合并重塑小林所处系统中的相关人员,创造出最积极的环境氛围来影响小林、改变小林。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都是导致小林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小林具有抑郁内向、敏感、多疑、社交性焦虑、富于幻想等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缺陷导致其在青春期心理发展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其心理冲突:勤奋与自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亲密与疏离。这些深层次的心理分析需要依靠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所以作为班主任应首先联系校内的专职心理工作者,一起谋划周全的教育方案。
观点四 教育要形成合力。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林生活在一个重组的家庭当中,和生母、继父生活在一起。但她对生母是“可怜”、对继父是“怀疑”,这样的家庭可以说不可能给她提供安全感、归属感。这是一个运作不良的家庭系统,因此要跟家长进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小林走出网瘾。
此外,科任教师对小林的评价也很重要。作为班主任,我们会跟各科老师进行积极沟通,而不是用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去帮助她。老师们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小林走出网瘾。
方 法 探 讨
班主任如何帮助有网瘾的学生?
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家其实都在关注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帮助有网瘾的学生?
实 践 探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