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教学实例的学习,教师认识到识字教学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2. 通过教学实例的学习,让教师掌握在识字、写字课堂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学习运用的策略和方法。
3 课时
-
石练好,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教研室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曾多次受省、市人民政府表彰,被评为怀化市学术后备人才。
-
乔亚孟,原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教研员,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下面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4》第三个环节:识记“网、运、展”三个字的设计。
(1)课件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将生字变成红色指名读。
(3)学习生字。方法:小游戏猜一猜。
猜“网”字。(教师读字,学生找生字卡)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张卡是“网”字的。
读句子。说说蜘蛛为什么忙着结网?
猜“运”字。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课件辅助,出示“云”与“之”组合的动画)还可以“运”什么?用什么“运”?
猜“展”字。学生作展翅动作,了解“伸展”的意思;然后用“伸展”说一个句子。
同桌一起想其他办法识记,看谁记得快。
随着2011版课标的颁布,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们对识字课的教学更加关注了,教学过程中也能注重运用不同的方法识字,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但是从一线教学实践来看,目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汉字学知识匮乏;重字音、字形的教学,忽略字义;纠正错别字乏术等,这跟目前识字教学只注重字量的累积而忽视了学以致用有关。
现在的学生错别字特别多,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字时过于简单化,缺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很多同音字、形近字学生分不清,因为学生在学习时,仅仅是“纸上谈兵”,虽然教师反复强调,但是仍然效果不佳。如案例中这几个字的教学还是不够到位。“网”字的教学还可以更活泼多样,多组词;“运”字可以组词后练习说话,更应该和“远”字进行比较,这是很多学生都容易混淆的;“展”是错别字高发字,如果仅仅只用一个动作记一记,没有在第一时间准确记住字形、字义,可以想象学生写错这个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这个识字环节的教学是需要调整的。
识字课上也能进行语言训练,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如低年级运用词语说话、写话,抓住常用句式、有特点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运用生字、巩固生字。我们识字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汉字去阅读,去写作,那么就必须在识字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要发展学生的语言,仿说、仿写是很好的训练方式。低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教材的模仿。现行教材中许多篇目精巧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在完成识字学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在学生进行仿说时,教师可先提供范例,当学生说不出时,可以适当搭桥、降低难度,这样的话,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说,就能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快乐。长此以往的训练,不仅能巩固识字效果,更能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活动说明: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识字教学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把识字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地让学生掌握几千个汉字,而是将识字写字与学生语言能力的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使识字教学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实现从字量累积到学以致用的转变。这是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应该且必须成为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思想。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要求教师们重建观念,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注重从字量的累积到学以致用,在识字过程中加大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用好汉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识字、写字是为了在读写实践中运用,最忌讳孤立识字,脱离语言环境的识字写字,汉字只是极其抽象的符号,不易于理解和运用。随着识字、写字数量的积累,要逐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同时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数量的积累,我们要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平台。如在绘本阅读中借助图画运用已经学习过的部分熟字自主阅读、模仿创编;还可以提供画面引导学生伴着想象运用已经熟识的汉字进行有趣的表达;或是指导学生写图文日记……
通过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有效地巩固识字、写字的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汉字的热情在慢慢减退,电脑技术让人们轻松地打出一个个汉字,“提笔忘字”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虽是时代的弊病,但语文教育也同样饱受诟病。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重视识字教学,让学生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用好汉字。我们还应该看到,识字不仅仅是单纯的识字,更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 (具体内容详见《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小学语文》,余宪、龚明斌等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7页) |
|
1. 《汉字心理学》,姚淦铭,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推荐理由:该书是建构汉字心理崭新体系的开拓性的学术专著。探讨的是汉字与心理学相因缘、并融洽、互生发的一系列新课题,解析汉字结构中和汉字运用中的丰厚心理蕴涵。作者将汉字心理由原始—文明—现代,铺缀成三种历史境界,追溯汉字的原始思维心理、视听知觉心理,分析文明思维中的汉字逻辑,可拓展一线教师的专业视野。
2. 《从教“生字”到识“汉字”》,史春妍,《语文教学通讯》,2013(6)
推荐理由:该文是南京天妃宫小学特级教师史春妍的最新论文。在该文中,作者基于2011版课标理念,进行了小学识字教学的进一步探究。文章指出,要转变观念,树立汉字教育的新理念,教学内容的转变——从教“生字”到识“汉字”,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到“识”。要遵循规律,探索识字教学的有效路径,学会审美,感悟汉字育人、启智的多元功能。从教生字到识汉字,引领儿童步入精彩的语文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一读。
1. 在识字教学中,你是怎样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试举例说明。
2. 结合一个识字教学案例,谈谈怎样研究和运用好识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