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教学实例的学习,掌握识字教学有效途径包括哪些方面。
2. 在识字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3 课时
-
孟琳,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实验小学校长,南县小学教研基地主任,南县小学校长专业研究委员会理事长、湖南省教师专家库成员。她先后获得教育部“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首届益阳市名师、湖南省特级教师、益阳市十佳名校长、全国课改优秀校长、首届益阳市政府教育奖等荣誉。
-
乔亚孟,原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教研员,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一位年轻教师第一次参加教学竞赛,执教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最初教学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森林里可热闹啦,因为要举行竞选“万兽之王”的大会,小朋友们想不想去感受一下竞选的热闹与激动,亲身体验一下竞选的滋味?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二、识记生字
你们看,大会门口海报:森林“万兽之王”大会隆重开幕,敬请购票入场。必须会认读以下生字、生词,才能获门票一张。
1.课件出示第一关
我会认:
之 轮 期 第 任 惯 式 眯
带拼音读,去拼音读,个别读,开火车检查,齐读。
2.课件出示第二关
我会读:
第一个 上任 猫头鹰 习惯 方式 轮流
星期 熬夜 不得不 都得 郑重 宣布 笑眯眯
小老师带读。
3.课件出示第三关
我会写:
轮 期 现 路
(出示:现、路)这两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示范写“路”)
(出示:轮、现、路与期)“期”与其他三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写好“期”字要注意什么?这四个字的长短、位置、大小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写。教师讲评。
要认真落实2011版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从这个课例不难看出,现在的识字教学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不可忽视。要想落实识字、写字教学,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标。2011版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方面有了以下变化。
一是对识字教学的认识:2011版课标认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是调整识字量:给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适当减负,过去一、二年级要求会认1600~1800个字,会写800~1000个字。现在减少识字量,改为认识1600个字,其中会写800个字,较以前的要求减少了200个字,继续提倡“多认少写”。
三是增加了两个字表: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2011版课标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两个字表,教师们要用好这两个字表。
四是高度重视写字教学:2011版课标增加了一段关于写字教学的建议,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求每一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并规定“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对照新课标,审视案例中这节课的设计,教学目标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显然识字、写字任务没有很好地落实。
识字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目前,由于学前教育的水平不同,在识字起步时,很多学生的起点不一样,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不应该统一设定机械的识字目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放手让学生画出生字、词后,自由交流,可以让小老师带读认识的生字、词,不认识哪些生字,就重点学习哪些生字,提高识字的有效性。
要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这节课的生字要认的有9个,要写的有10个。识字量较大,如果识字方法单一,必定会让学生学得死气沉沉、毫无乐趣。识字教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识记效果,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识字教学会更高效。
应采用多种形式识字。课堂上,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识字法……将这些识字方法教给学生以后,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选择识字方法,比一比哪组同学识字又快又好。
主张随文识字。我觉得应该根据识字教学讲究的“反复再现”这一特点进行随文识字,教师可利用“课始”“课中”“课末”等各个教学环节,增加生字的出现频率,充分利用这些时机,逐一突破字音、字形、字义等教学难点。
活动说明: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常常“漂”和“飘”的运用混淆不清。今天学的课文中有“漂”和“飘”,借着这个契机,顺势而导,从课文入手并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理解区分“漂”和“飘”。我是这样设计的: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抓好识字教学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儿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然而,长期以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相对于学习口语而言,汉字难学是多年来困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那么,在识字、写字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变单一识记为多途径识记,使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有趣而有效呢?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低段识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提倡识字教学结合具体语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枯燥的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小学生初入学,语文学习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大量识字。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怎样才能使学生识字、写字的过程变得有趣而又有效呢?满足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汉字的规律,也许会使识字活动成为儿童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享受。
 
 
 
 
汉字与拼音文字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音形义一体,而且是以意为核心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汉字自身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将汉字的构字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巧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始终兴趣盎然,逐步形成能力,学会独立识字。
2011版课标颁布实施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巢宗祺指出:“加强汉字教育,这是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次修订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不可将识字、写字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那么,在识字、写字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变单一识记为多途径识记,使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有趣而有效? (具体内容详见《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小学语文》,余宪、龚明斌等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 |
|
1.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黄亢美,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推荐理由: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即字理。学生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样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印象才会深刻,不易遗忘。为了让学生形象而有趣地识记汉字,该书对常用字大都配以“顺口溜”或“字谜”,音、形、义结合,能较好地提高学生识记的效果。
2. 《识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推荐理由:该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识字教学的状况,提出了如何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对策。文章从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实践性识字活动等方面对识字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从提高教师的文字学修养、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谈了现代识字教学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值得一读。
1. 结合自己的实际课例,谈谈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 简要谈谈创设识字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