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对估算教学的认识和了解。
2. 明确估算教学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做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3 课时
-

刘岁芝,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学校长助理兼数学教师,湘潭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成员,首批湖南省青年精英教师。获“湘潭市优秀教师”“湘潭市三八红旗手”“湘潭市芙蓉百岗明星”等荣誉称号,执教的数学课多次获省市一等奖,撰写的论文二十多篇获省市奖励或发表,被聘为省市学科专家评委。
-

孙海燕,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人教社教材培训专家。先后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中央电教馆等聘为项目专家。多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北京市一等奖。
学生在解答“一套杯子24元,一个热水瓶28元,买这两样东西带50元够吗?”这样的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答如下:把24看作20,把28看作30,20+30=50,50元够了。但实际计算发现50元是不够的。
(此案例由关巧华老师根据2012年6月在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学的听课记录整理而成。)
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小学生由于缺乏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解决这个的问题时,常常认为此题要估算。然而这道题的原意是让学生用1500×6得9000米。
还有少数学生,看到需要更正的作业本时,仍然不理解,还理直气壮地问:“老师,您不是常说看见‘大约’‘估计’就要进行估算吗?这里都有两个大约了,还不估算啊?”
上述案例反映了估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缺乏估算经验的积累和运用策略的能力,从而导致了案例1中出现的尴尬结果。二是让估算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学生看见“大约”“估计”这些字眼,就不问青红皂白地估算。学生把估算当成了一个执行指令的过程,丝毫感受不到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因而,当面对 “这道题你为什么要进行估算”“学习估算有什么作用”等问题时,学生往往只能回答:“我们老师就是这么教的!”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估算教学只是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教学生学会“估算方法”“估算策略”的层面,那么面对生活中各种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学生就只能像上述案例中的学生一样,难辨现实情况的变化,因循守旧机械地为估算而估算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改进估算教学,使估算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估算的策略、方法,而且让学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义,体会估算的价值,发展学生能动的估算意识呢?
针对估算教学中的困惑,湘潭市和平小学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专题研讨。
◎目前,学生的估算学习十分机械,认为只要看到“大约”两个字就估算,没有“大约”就精算。还有的先精后估,估算慢于精算。要消除这些尴尬的现状,需要使学生明确估算的意义,增强估算的意识。
◎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常会出现一些只要通过估算一眼就可以查出的明显错误,但学生却视而不见,觉察不出,这也反映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薄弱。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多针对学生的计算错误提供估算纠错的机会,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好处,从而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估算方法是否合理需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感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当学生体会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用精确计算的方法,有时用估算就能解决问题时,学生的估算意识就得到了提高。这正是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和理由。凡是合理的估算策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经验积累是重要的,估算意识不是靠老师讲会的,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原有的认识。
活动说明:估算方法和策略的选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大多数学生习惯于用“四舍五入”法凑整估,忽略了估算在实际问题中方法的多样性、策略的变化性,为了让学生学会用估算灵活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方便快捷,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估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为学生判断口算、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在课程标准中,估算得到了强调,教材也大大增加了估算的分量,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普遍感觉估算难教,面对各种不同情况的实际问题,什么情况下估?什么情况下不估?用哪种方法估?到底该怎么估?学生也常常会感到困惑。那么,怎样进行估算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估算教学,虽然很新也很难,但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只要教师恰当地应用这些方法,对估算教学的思考内容细致设计,对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长期培养,激发学生估算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持之以恒,一定能让学生养成估算习惯,形成估算能力,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估算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的知识对事物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成人的眼里,估算可以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估算似乎有些难以亲近,很多孩子认为“还是算个准确的心里踏实”,也有的学生表示,让估算时才估算,甚至有的孩子会在估算的过程中出现“先算后估”的尴尬……
要使学生在估算教学中受益,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估算教学,还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希望老师们能够尝试设计一些好的问题情境,提出一些好的问题,通过不断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不断使学生在交流和尝试中积累估算经验。
| 估算方便快捷,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得十分广泛。从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促进其思维品质提升的有效手段。小学生估算意识薄弱,估算方法欠缺,加强估算教学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任务。然而,估算教学的目标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几种估算的方法上,教师在关注估算方法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具体内容详见《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小学数学》,周锡华等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9页)
|
|
1. 《小学估算教学的三大误区》
推荐理由: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小学估算教学中的误区,包括对估算教学的意义的理解误区、对估算策略的理解误区、对估算问题呈现方式的理解误区等,能帮助教师反思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改进估算教学。
2. 《关于估算教学的几点建议》,罗芳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2)
推荐理由:该文针对当前估算教学中出现的“简单处理教材”和“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提出了“领会精神,明确估算教学的目的”等教学建议,能帮助教师探索估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对于2011版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估算教学的调整,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要表达你的观点。
2. 你认为估算教学中还有哪些做法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请举例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