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组织集体备课

  • 课程介绍
  • 问题聚焦
  • 讨论交流
  • 案例示范
  • 专家点拨
  • 拓展学习
学习目标

1. 通过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明晰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厘清集体备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2. 如何通过有效实施相关制度保障集体备课的高效运行。

课时建议

4 课时

专家简介
  • 赵大中

    赵大中,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连云港市英语学科带头人,系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近年来,为教育部“国培”成员等做专题讲座30余场,在《中小学外语教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市级课题四项。曾获连云港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教材实验先进个人、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等荣誉称号。

  • 陈芳

    陈芳,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英语教研员,中学英语北京市学科带头人。

案例一:流于形式的备课

学校很注重每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每周三下午是英语组的定点备课时间,每次备课都由备课组长定好中心发言人,主题是下一周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难点。某青年教师刚开始总是抱着期待的心理参加集体备课,希望通过集体备课解决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疑难问题。结果很多时候都是中心发言人把下次要教授的单元语法重点过一遍,组长通知一些注意事项,备课就结束了。有些教师认为集体备课只是一种任务而不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很少有人提出缺点、疑问或表达不同意见,更谈不上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该教师在集体备课前根本没有精心准备,对教材没有认真钻研,只是抱着听别人讲的心态去的,所以对于中心发言人所讲的教学重点、难点,该教师也只能是在书上做好笔记,无法提出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集体备课就变成了全组老师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了。

案例二:没有结果的备课

备课室里,初三的英语老师们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正在商讨该如何有效进行后半段的中考复习,给学生选择什么样的练习。一位老师说应该结合语法的课件和练习进行语法专项复习;另一位老师说不用课件,老师应该进行系统的讲解,多用板书,学生多记笔记。一位老师建议共同挑选几套好的模拟题练习,而另一位老师则建议老师们自己钻研中考方向,练习题全部由老师自己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理由,每提出一个建议也总有人反对、有人赞成。结果备课的时间过去了,大家还是没有商讨出一个结果,对于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做他们都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师们的疑问只能留到下一次集体备课来解决了。

王晓音

集体备课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该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集体备课对于每一位教师备课时的意义。对于案例一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每位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时思想要高度重视,态度要端正。教师要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讨论,不能只当听众,讨论时应提出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群策群力,提高集体备课的水平和效率。

钟争兰

集体备课应该是备课组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集思广益。教师们绝不可向案例一中表现的那样,仅把集体备课当成一种任务,使备课失去了本该有的积极意义。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在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等着听别的老师讲解。在备课过程中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把集体备课当成自己向前辈学习的宝贵机会。

谭敏

集体备课既要有中心发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广益。集体备课组织者不能以“权威”的身份一锤定音,而是要创设集体备课民主、平等的氛围,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创造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应该学会合作和分享,提高工作效率。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向组员介绍自己的宝贵经验,同时也要善于倾听青年教师的想法和创意,不可因为自己的资历老而不接受其他人的看法和建议。同时青年教师要向老教师虚心求教,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切不可被动地听到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积极主动地研究探索教育教学。

实践一:集体备课备什么

活动说明:集体备课是我们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这项活动虽然并不占用我们大量的备课时间,但是,其作用却非常突出。那么,关于集体备课我们首先就要关注“备什么”的问题。

 

点击查看点评

实践二:如何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活动说明:在第一个案例中我们重点谈论了集体备课备什么的问题,这是集体备课的逻辑起点,这也应该是“备课前”的理论准备、方法准备和实践准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都存在集体备课走过场、流于形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不够明晰、行政化管理不够到位。所以,如何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成了一个更加重要和亟待讨论的问题。

 

点击查看点评

实践三:如何实施有效的集体备课

活动说明:在探讨了集体备课备什么和如何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之后,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实施有效集体备课的问题。经常有老师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集体备课工作,也有比较规范的集体备课制度,每次备课时教务处都要进行检查,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集体备课的形式大于内容、效益低下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谈的如何实施有效或者说高效集体备课的问题。

 

点击查看点评

专家一:赵大中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依赖教师个体自身的不断努力,更需要其所在教师群体的合作与帮助。集体备课就是教师之间互助合作的一种表现形式,成功的集体备课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我们用“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心态来对待集体备课,用踏实、执着、精致的工作态度来准备集体备课,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的精神与胸襟去实践集体备课,那么我们一定能够使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一定能享受到“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教育愿景。

专家二:陈   芳

所谓集体备课,一般是指同学科、同年级的老师聚在一起,就某项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又能创造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教研氛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整个备课组或教研组共同进步。

 

 

 

 

集体备课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研组要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构建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分享,促进交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利用集体的智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扩展阅读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了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精神,各级学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不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还能弥补个人备课的不足。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能相互交流探讨,优势互补,使教学更加精致,课堂更加高效,教师的成长也会更加迅速。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在个人先备好课的基础上,就目标教学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智慧,挖掘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因为有了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发挥集体智慧,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集体备课有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大家奉献教育智慧、完善课堂教学的过程。

 

——具体内容请详见《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初中英语》(刘德华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2页)

图书推荐

1.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丹尼尔 T.威林厄姆,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它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涉及九个章节的内容,如: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教师应如何教授学生所需的技巧?为什么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这么难?等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他专注于研究人类大脑的记忆和思维,通过对大脑工作基本原理的分析来剖析孩子们不喜欢上学的现象,振聋发聩,观点独特。

 

2. 《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推荐理由: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和高尚的人交谈”,而列夫·托尔斯泰更是盛赞“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理想的好书。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给教师的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中选译了一些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有一百条建议,值得所有教师仔细品读。

思考题

1. 请结合以上学习和思考,谈一谈在您的学校集体备课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2. 在集体备课中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对关系的?如何在保证集体备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个体特点和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