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新认识并思考品德课程中的核心理念“回归生活”的具体含义及意义。
2. 了解并研究儿童生活,最终充实到学生的课堂生活中。
3 课时
-
李如楠,湖南省株洲市九方小学德育主任,曾获湖南省品德学科竞赛一等奖,并担任湖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网络研修指导老师。
《我会好好吃》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一天》中的一课。教师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解读和对本班学生生活的了解,将本课内容设定为两课时。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中,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如下。
活动一:小小自助餐
以“小陈餐厅”的开张导入本课,引导学生“走入餐厅”,自由说出自己最爱吃的食物。
活动二:自己动手,选择食物
根据老师提供的食物图片,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吃的食物,贴在餐盘上;教师巡视,选择较典型的餐盘贴在黑板上展示。
活动三:评价搭配,了解食物
针对学生挑食、偏食、饮食营养搭配不均衡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各种营养素的重要性。
活动四:合理配餐,均衡营养
课件出示食物金字塔图,解说饮食金字塔的含义;让学生把自己挑选的食物按照金字塔的顺序排一排;自查餐盘中的食品,及时调整;同桌互评;集体评价调整后餐盘中的食物搭配情况。
活动五: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出示课外实践活动表,建议学生周末和父母一起制订一周菜谱,全家一起关注饮食健康。
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目标之一,因此很多版本的教材都设计了类似《我会好好吃》这样的课。自助餐这样的活动形式,活动性和可操作性强,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在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容易暴露,因而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但这样的教学内容乃至活动形式也曾受到质疑,原因如下。
第一,孩子们的一日三餐是由父母家人决定的,从回归生活的角度看,国家课程中设计这样的课题是否有现实意义?
第二,教材引导学生了解饮食要合理搭配,可是,对有些地区来说,那里的食物类型历来就很单一,加上交通不便等缘故,可以选择和替代的食物很少,面对这样的地区,课程还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吗?如果回归,老师怎样引领?还要提营养搭配吗?
第三,很多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孩子没有吃过自助餐。从回归生活的角度看,自助餐这样的活动形式显然不适合这里的孩子,那么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替代呢?
教师们的这些疑惑足以说明,“回归生活”作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核心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回归生活”是否就意味着回归生活的原生态?如果只是回归到原生态,那么教育的意义在哪里?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对于这类问题,一些教师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所以,尽管在实践中,教师们依据“回归生活”课程理念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教学效果未见得让人满意。
教材的编写虽然凝聚了很多专家、学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心血,但是,问题与不足在所难免。比如,教材通常有过滤和不均衡的情况,甚至存在以偏概全、刻板印象等问题。以《我的家庭生活》为例,《品德与社会》教材常见的问题有:教材提供的家庭模式过于单一,有粉饰家庭幸福生活的倾向;教材开放空间过大,为学生提供的生活指导不足等。比如,有的版本在呈现儿童的家庭生活时这样写道:“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爱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我在他们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然后,引领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了解父母、长辈养育和关爱自己成长的事例。有的版本则写道:“家——我们成长的摇篮、生活的港湾。祖辈的教导、父母的叮咛、儿女的孝心……家庭成员彼此尊重,互相照顾,人人尽到义务和责任。我们是十分温馨的一家人。我爱我家!”让我们设想:当遭遇家庭变故(比如父母离异、家庭处境不良或遭遇家庭暴力)的学生阅读到这样的教材时,会做何感想?
著名华人心理学家李维榕在谈到家庭治疗时,曾写道:“可悲的是,最近在香港见到一个九岁的小男孩,父母在他三岁时就已经离异,他一直跟着叔辈生活。但是他带着的教科书,内容所形容的都是父母双全的家庭生活,不是爸爸带着我们去旅行,就是妈妈为我们煮饭。对于这个九岁的孩子,每一课内容都是对他那个破碎家庭的一种嘲笑,怪不得孩子不肯上课。”
其实,这样的教材,不仅香港有,内地也有。教材在呈现学生生活时,往往经过选择和过滤,体现对主流学生生活的关照,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其他儿童的生活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教材所回归的儿童生活,只是部分儿童的生活,即使涉及离异、留守等家庭孩子的生活,给出的生活指导往往也很不足,鲜有教材能从家庭生活角度对孩子的成长给出有智慧的指引与提升。
曾经听过一节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观摩课,课题是“让自己快乐起来”。一个“让”字,把编者对孩子们“愉快、积极地生活”的期待充分显露出来。
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难忘:一名学生带来自己曾经获得的奖杯,讲述道:“我最快乐的时候,是我在全国展演中荣获金奖的时候。”
老师(作采访状):“你获得这个奖杯,感觉怎么样?老师看到你背后的努力……”这时,学生流露出被人理解的感动,欲言又止,似乎还有话要说。听课的老师很自然地以为这位老师能带领大家一起倾听由金奖带来的快乐背后的故事。可是,这时,老师却没有停下来,而是开始讲述自己快乐的故事……
为什么当话题已经回归学生的生活,老师却没能停下来倾听?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别的课里也存在。其实,老师们也有苦衷:一节课就四十分钟,为了听他的故事,其他的教案流程没有走完怎么办呢?这样的话,课堂的教学效率又何在呢?
走教案流程的思想反映了一些教师对这门课程认识的局限:一方面,说明教师还没意识到,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在得奖前的努力,对这位孩子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还没有深刻认识到本班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多么宝贵的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儿童能过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完善对生活的认识。
以前面所提《我会好好吃》一课为例,很多老师碰到的问题是:一日三餐到底应该吃些什么?怎么吃?养生专家都说法不一,我们又该怎样引领和指导儿童?如果一些常吃的食物有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尝试,是不是就要认定他们是挑食的孩子?
生活是复杂的、丰富的、多元的,要按课标要求,真正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对他们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多观察、多积累、多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悦纳来自生活的多种信息,从中筛选出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充实到学生的课堂生活中去。
活动说明:《校园红绿灯》这一课侧重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与学校”的第六条:“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教师应该在内容设计上充分挖掘生活,在感悟、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愿意自觉地遵守规则、遵守纪律,并成为习惯。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都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的生活来引导儿童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回归儿童生活的课程是通过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得以实现的。对此,我们结合教学实际,从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三个方面对教学如何回归儿童生活进行了思考和实践探索: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情感内化,进行行为指导,并有效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和实践课堂学习所得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品质、发展生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实践品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和方法,开通课程、教材、教学走向儿童真实生活的广阔途径。
儿童的生活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回归生活,不是对儿童现实生活的照搬与复制,也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性发展状况下,而是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寻找儿童生活中的困惑点,提取相关素材,形成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从而促进他们的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具体内容详见《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品德与生活(社会)》,顾瑾玉、左梦飞等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
1.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鲁洁,人民出版社,2005
推荐理由: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组组长鲁洁教授,是德高望重的德育界老前辈。她一直深信德育是最有魅力的课程。
该书是鲁洁教授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现状与问题冷静思考的结晶。该书对道德与生活的关系、道德教育如何回归生活、回归什么样的生活等问题,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做出了分析。其中“第三编 生活论视域中的德育课程”专门介绍了小学德育在课程观念上的变革,以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材编写上的探寻。
阅读该书,能帮助一线教师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
2. 《为家庭疗伤》(上、下册),李维榕,希望出版社,2010
推荐理由:华人心理治疗大师李维榕所著这本书,以短篇故事的形式记录了其在香港工作和生活了近20年的生活点滴,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家庭组合以及复杂多样的家庭关系。从中既可以感受到家庭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影响,又能感受到家庭坚强的韧性,在穷途末路之时,也往往蕴含柳暗花明的转机。
阅读该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中“我的家庭生活”这部分的内容。
1. “回归生活”的教学如何最终引领和发展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2. 请结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案例,谈一谈如何才能做到在教学中回归儿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