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少学习活动的旁观者?

  • 课程介绍
  • 问题聚焦
  • 讨论交流
  • 案例示范
  • 专家点拨
  • 拓展学习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旁观者”产生的原因。

2.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旁观者”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课时建议

3 课时

专家简介
  • 谭菜花

    谭菜花,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科学教研员。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系统先进个人、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提名奖获得者,被聘为中小学教师国培教学专家,湖南省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委理事,湖南省长沙市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南省长沙市高中通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案例一:课堂里的“旁观者”

四(2)班的科学课上,学生们正在做静电实验。教师提供的实验装置很有趣,支架上用细棉线吊挂着半截吸管,用毛皮摩擦后带同种电荷的吸管接近时,轻巧的吸管迅速飘移开去,与带异种电荷的玻璃棒相互接近时,吸管迅速靠拢。

第三组也像其他实验小组一样热闹,不时传出兴奋的喊叫声,走近这个6人小组,却发现有两个女孩不但没有像其他成员一样凑近实验装置,反而将凳子后移,离实验桌更远了。其中一个女生看到教师走近,还自言自语地说:“争吧,就让你们去争吧!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抢着玩。”四个男生争着将摩擦过的物体靠近吊挂着的吸管,随着吸管的运动而不时发出喊叫声。另一个女孩看着看着,也不由自主地将胸前的飘带与手中的塑料尺相互摩擦,然后趁男生争抢的间隙,将飘带凑近了悬挂的吸管,看到两者粘在一起,瞪大眼睛笑了起来!

见到这个场景,教师禁不住问学生:“这根吸管带电荷吗?”

学生连忙回答:“带的,带负电荷,刚才我们用毛皮摩擦过的!”

“有没有办法知道它现在是不是还带电荷呢?”

没有人回答。

教师指向那个远离实验桌的女生,说:“来!请你靠近一点,看这根吸管能不能吸起你的头发!”谁知那女生听完后尖叫着逃离得更远了,反倒几个男生纷纷争抢着把头凑了过来……

案例二:他们为何各行其是

今天要上的课是《温度和温度计》,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知道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或下降来测量温度的;会识读温度计。

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端出两杯准备好的水。

师:说一说这两杯水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

(每组四个同学,每个学生都用手摸了摸杯壁,个别学生甚至把手伸到了水里面)

生:一号杯内水温高,二号杯内水温低,但是温度相差不是很大。

生:两杯水都是温水。

师:这两杯水的冷热程度相差到底有多大呢?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水温。

生:我们家里有测量体温用的温度计。

师(出示温度计):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老师手中的温度计叫作红水温度计,里面装的是煤油。

师: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度呢?可能与它的哪些结构有关?

这时看得出来,有的学生产生了迫切要观察温度计的愿望,看着站在讲台前老师手中那小小的温度计,“里面真是红色的呢!”有的学生开始小声议论;有的学生虽然面向老师,眼睛却不知道看到了哪里;有的学生干脆不断地触摸两杯水,但老师还是没有提供温度计。

师:这次观察的重点在哪里?

……

有的学生认真地回答,提出要观察温度计的结构、表面有什么等;有学生低着头开始翻看科学书后面的内容;还有学生把下巴搁在桌子上盯着水发呆。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表示肯定,并开始为每一桌分发温度计。这马上吸引了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伸长了手要温度计,可温度计一拿到手,好几组学生马上就把温度计放入杯中,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测量、观察温度计的不到二分之一。那些看书的、玩烧杯的却看也不看一下,自顾自地弄自己的事情。

观点一

第一个案例中,第三实验组的课堂表现似乎不错,男孩们的参与热情很高,作为旁观者的两个女生并未构成破坏课堂纪律的因素。这种脱离课堂活动的旁观者反而更容易被教师忽略,热闹的学习氛围掩盖了她们消极的学习行为。

观点二

第二个案例的教学要求之一是学生对温度计进行观察,教师原本想让学生自己摸索观察温度计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实践操作中获得体验和认识,小学生也很愿意自己亲自操作。教师的失误之处在于教学过程过分拖沓了,没有掌握好教学的“火候”,学生等待器材的时间过久,开始失望,并且逐渐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观点三

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班额过大、学生人数过多,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动手能力较弱;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欠科学等,都会难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实践一:完善教学准备——《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片段

活动说明:教师及学生课前从生活中收集了很多有结构的材料:塑料尺、毛巾、蜡烛、筷子、玻璃弹珠、泡沫、橡皮筋、橡皮擦、木质象棋、铁钉、棉线、螺丝帽、一角硬币、五角硬币、一元硬币、回形针、卫生纸、大头针等,教师精心设计了下面的学生实验。

 

点击查看点评

实践二:优化学习小组——《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片段

活动说明:学生知道了温度计的构造,但是不知道温度计工作的原理。于是,教师设计了“手捂温度计观察温度变化”的学生分组体验活动。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建立了和谐的小组关系。

 

点击查看点评

实践三:重视个别教育——《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片段

活动说明:小组实验结束,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将特殊器材组(晾衣架组)请上台,并设计了下面的汇报环节。

 

点击查看点评

专家:谭菜花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经历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获取探究的成果,是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少数学生成了课堂上的“旁观者”,他们不愿意参与实验操作、不主动参加课堂交流。那么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不做“旁观者”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具体做法。

 

 

 

 

其实,没有谁愿意真正做一个旁观者,每个旁观者的产生一定会有各自的原因。这就需要科学老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每个学生,构建优质的小组;面对个别现象,及时灵活地处理。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实验活动中的旁观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全体师生一起学习探究的方法,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取探究的成果,实现探究活动的目标。

扩展阅读

提高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减少科学课堂内的旁观者,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具体内容详见《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小学科学》,周赞梅、余炜炜等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9页)

图书推荐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南海出版社,2011

推荐理由:该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作为教师或者家长要充分意识到孩子的个体差异,要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前提下,对每一个孩子充满期待,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思考题

1.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课例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准备。

 

2. 请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谈谈实验教学中应该怎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